close
「陸生在台灣的『小確幸』風氣引導下,回到大樂天市場陸後的競爭力確實可能受影響。」陸媒《環球時報》15日刊登一篇報導〈大陸學生: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台灣讀書〉,某位陸生讀後提出上述的看法;也有陸生認為,台灣各大學學歷的「含金量」不再,屬於台灣本身結構性的問題,政府應挹注大學更多經費、資源。
取得新北市某私立大學碩士學位的張姓陸生表示,今年不光是大陸官媒發表類似的文章,地方政府也為「確保民眾學生的權益」,主動「提醒」準備來台的陸生。他強調,陸生來台人數減少,報導所言與兩岸形勢等固然為部分原因。但他親身見證過,來自靠前「985」大學的首屆來台陸生,在台讀書4年、感染到「小確幸」,回大陸後競爭力受影響的案例。
另一位就讀某私立大學的林姓博士陸生則認為,今年大陸學士生核定名額驟減剩1000人,加上各地政府「勸退」的動作,來台陸生減少可說在預期之中。但他也分析,若用此一結果回推各項「原因」,恐屬較不嚴謹、值得商榷;畢竟「三限六不」、健保政策等均長期存在,「過去幾年也未造成影響」。
至於台灣各大學學歷的7-11網路購物「含金量」,林姓陸生也指出,國際間大學排名與經費多寡息息相關,台灣政府與相關部門確實應投入較多經費與資源,改善此一本身結構性的問題。
(旺報)
- 不死小強叫陣「準備好藍白拖」@E@
- 突破黨產困境 可善用網路節流
- 地緣風險 台股續演季線保衛戰
- 瓦城 上半年EPS 7.44元衝高@E@
- 拚連任 柯P保證中途不落跑
- 怎麼振興金融產業?
- 陸夏高溫 非洲成熱門避暑勝地@E@
- 陸國家話劇院 首邀台學子實習@1@
- 地方掃描-翁走失 妻尋獲緊握老伴手
- 國泰金 金控獲利No.1
F449B047E4E073A2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